一般來說,搞養殖的朋友很少是商業起家的,因此一般都缺乏商業常識,最明顯的表象就是資金抗不住,為什么?
就是因為無成本核算,無未來每一步的情景想象,亦無步步驗證和調整。請想一想,如果走一步看一步的話,最大的可能,就是你的現金流會出現問題,光感覺你賺錢了,但哪一天突然老婆告訴你沒錢買飼料了,趕緊賣羊,這時候羊販子會想蒼蠅吮血一樣毫不留情的盤剝你。
閑話少說。成本核算必須做細,并且要偏保守,常言說水火無情,其實做生意現金流同樣無情。
舉個例子,當我去進羊時,問對方老板(這個老板還算是素質較高,比較靠譜的人),“請問我打算投資100萬,大概要進多少羊”,他的回答是“400頭基礎母羊”。記住,這時候你哪怕進200頭,第二年現金流就會出現問題。
我提前核算過,答案是100頭。為什么如此?為什么不能把資金繃緊?甚至不能在往上加杠桿?
我的理解是,首先,這是你的第一步,你還不是一個成熟的養殖者,你還不能真正把控整個事情的方方面面。譬如軍事上,戰爭的目的、戰爭的資源、敵我態勢、兵力布置、戰斗決心、后撤路線等等都還沒有把握之前,你會拿出全部的老本投入大兵團作戰嗎?
這就是風險控制
然后,養殖過程有些屬于不變成本,如固定資產的折舊,人員的工資,甚至部分管理費用,這些有時候容易核算,每年累加就是啦。但還有很多可變成本,最關鍵的就是飼料,影響飼料成本的因素有兩個,一個是飼料配比,一個是羊的擴繁速度。其實這兩個因素很多人在養羊之前都是一頭霧水,更兼很多人很多專家出于不同的目的會傳遞或暗示五花八門的信息。我就碰到過,比如,每天一個成年羊消耗多少錢?有人會告訴你是1.2元,還有人告訴你是3.5元;羊的繁殖率,有人告訴你是2,有人告訴你是5。我這樣說并非是想表達這兩個問題會有明確的答案,其實沒有,因為這牽涉到最關鍵的飼養水平和飼料成本的控制,這也是成敗的關鍵。
很好,經過成本分析,我們發現了兩個最關鍵的問題,成本端就是壓縮飼料成本,收入端就是羊的繁育率(成活后的)。這就是努力的方向,也是未來調整擴繁速度最重要的參考值。
如果有的朋友是放養,可能會有一些不同,但考慮問題的思路是一樣的。